新闻动态 / NEWS
专访《广播电视报》报道欢喜地普洱店长敦娜
作者:欢喜地      添加时间:2015-09-15

  初识敦娜,她当时是一个很有个性的设计师;记住她,多半是因为很少见到她的姓氏。弹指一挥间,八年过去,她已经是欢喜地普洱茶的掌柜了。

  在卓正国际酒店二楼的正厅藤椅上,坐看敦娜沏茶的一招一式,且听她乐享普洱的娓娓道来,有一种诧异:一别八年,定当刮目的感觉油然而生。

回旋有度,大有可观

设计师敦娜的普洱欢喜地

茶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敦娜有一首最喜欢的曲子,她的欢喜地就萦绕在这样的音乐背景里,这首曲子叫《月光下的凤尾竹》。

  柔美的音质,柔和的乐曲,永远的美丽,永远的宁静,永远的梦幻。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曲调将你一下子带到了秀丽的云南。

  敦娜说,喜欢这样干净的声音 没有矫柔造作的浮华 就是为人心谱写的声音。总能唤起我内心深处守静,空灵以及对那里的山山水水的思念. ..

  背景两张大幅画面是印象派的杰作,红土地的背景,与抽象的概念给人荡气回肠的感觉。

  大厅内的热带植物与袅袅的氤氲茶香相得益彰。

  放眼看去,琳琅满目的茶架、茶饼,浓缩景观的茶海,无一处不精致,无一处没意趣

  印象派的红土地背景画面与玻璃瓶装的土壤标本同在。

  由远到近,从听到看,还没品茶,就已经醉心其中了!这真是:妙不可言细微处,大有可观大印象

  这一切都来自于敦娜的构思和布局,毕竟她曾是一个设计师,设计师的创意、灵性、构思的严谨在这期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我最好奇的是,敦娜怎么从一个设计师跨越角色进入了一个似乎相隔很远的茶叶行业去了呢?

为普洱转身:“喜欢”两个字不容易

  一首《月光下的凤尾竹》将来自塞北的敦娜带到了那风景如画的地方,那远离世俗的境地,那纯洁清明的水,那充满神话般的民族。这首歌是一种诱惑,在这样的曲调里,设计师敦娜第一次接触到了普洱茶,那是十年前。

  神奇的红土地,幻境般的西双版纳,神秘的普洱茶给敦娜一个最初的梦,那就是:我要去云南。至于什么时候去的,她含笑不语。

  别人去云南看风景,她去云南看普洱;别人回来讲的眉飞色舞,她回来一声不吭。

  敦娜是这样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起码最初是这样,以至于她对普洱的钟爱与积累被大家忽略。直到有一天,一个机会到来,她语出惊人,这时候人们才知道敦娜不但知道普洱,而且懂得很多,比当时在座的人懂的都多。

  割舍掉自己学习并实践了多年的专业,走进一个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灵魂深处的革命是不可避免的,这也给敦娜带来了若干个不眠之夜,结局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个过程中的种种滋味以及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怕是只有她自己能体会出来。用敦娜的话说:这是一次蜕变,就像普洱的叶子晒青、压饼,那是一次成型的煎熬,当时难过并快乐着。

  让人惊诧也是一次机会,更是一次转身,她毅然走到了前台,开始做自己最喜欢的普洱。

  在前台,就不像是设计时那样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敦娜就有了自己的团队

  在前台,敦娜还是有自己独到的想象空间,于是就有了欢喜地别具一格的陈设与布局,还有她的欢喜地的乐享主义,以及欢喜地的发展蓝图。

  当然,敦娜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茶品能进入谁的法眼?

品茶无量:茶品是这样炼成的

  实际上,敦娜在设计师与普洱之间还曾有过一个角色,审核——这个角色让敦娜的严谨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敦娜的团队从云南到保定,从采茶到制饼再到包装设计,这是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严谨,用心,力求完美。

  在产地,首先极为重视茶树本身的生长环境及健康状态,甄选优质茶树茶菁,其次与茶农们一款茶一款茶的试喝,将备选的茶菁再进行二次、三次的比对试喝,以避免环境、状态、水质水温和手法的干扰;压饼环节必须保证饼形的规整漂亮,又要松紧适度,所以必须指定经验丰富的老压茶师傅操作;每一款饼茶的包装设计都出自专业设计机构,每一款茶的特性在外包棉纸的外观设计风格就能体现出来。

  “普洱茶文化很重要,同时也要将普洱茶的健康、养生功效挖掘、发扬光大。”在谈到普洱茶产业时,敦娜说:“茶文化有两层意思,一种是普洱茶的历史渊源、来龙去脉、各种故事,另一种是品饮、消费、茶艺,也是很地道的一块。”“归根结底,普洱茶是一款饮料,即健康又好喝才是最重要的。”

  保证茶品,一丝不苟,流程很紧张,团队高效运行,敦娜很轻松。

  就像设计师一定要找到一个与顾客共鸣的点一样,敦娜把脉普洱,将点定在和性价比上,立足品质这一个中心,抓住实惠和品牌这两个基本点。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在这些方面,敦娜的经营模式将设计师的严谨挥发到淋漓尽致。

  她最喜欢的还是在欢喜地的前厅里走来走去,斟茶倒水,用她的话说:能听听来客们的话,或近或远,皆有裨益,是一种享受。

乐享:欢喜地的茶香与情致

  享受是一种安逸与轻松,所以就有了欢喜地这个名字。

  欢喜地是一种境地,不以己悲,不以物喜,心无挂碍,放松到极致——在社会竞争走入极端化的氛围下,难得有一块净土,有一方清净地,在  这里欢喜不是一种表情,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生活态度甚至是生活状态。苦也一天,乐也一天,为什么要叫自己愁云压顶呢!

  以茶为引,以水清心;普洱作证,情趣归一,敦娜穿梭在大堂中,满心皆是欢喜,不亦快哉,是的,还有什么比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开心呢?

  普洱茶像拥有“魔力”一样,在时间冲洗下,在品质上铭刻下了奇迹。生命亦是如此,在不断的岁月中沉淀,不管是好是坏,不管是精彩还是遗憾,都在继续。岁月藏香,不仅是时光的见证,“藏”的喜悦也就这样被其体现。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很神奇的,没有一种茶会有普洱茶这样的表现力,每一款茶都在时光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个性,复苏着自己精彩的生命,岁月藏香---这就是普洱茶的独特神韵!敦娜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将这样的神韵推而广之,与大家分享。

  这不只是一个对普洱情有独钟就够了,朋友来自五湖四海,沟通需要的不只是礼貌用语,需要的是功底,这功底来自于积累,也来自于悟性,敦娜一直自称是学生,以学为快乐,这也是在欢喜地的一点额外收获吧。

  所幸敦娜一直以来就对古典文化有情节,茶道,香道,花道,书道……她也乐于将欢喜地好像一个老直隶府的文化的窗口:诗,书,画,琴,茶,文玩。她认为,这与家居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家居设计是宏观文化的架构,真正的灵魂还在于居住者自身的经营,而诗,书,画,琴,茶可以帮助居室主人更真实、细腻的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某些妙趣。所以,“设计打造欢喜地茶庄的过程就是把那段有文化审美情趣的历史时空展示出来的过程。”

  最终还是归结到茶话,敦娜说了一点个人感受:在茶香中,心中美好好象都化做袅袅音韵流了出来,太静、太柔的普洱茶味里,心好象被舒展、被安慰的感觉。

  有舒心乐享才有看的更轻、看得更远的情致,敦娜的欢喜地不但有了商标,团队还在壮大,在未来的日子里,还有更多的空间需要她用设计师的创意去发挥、用设计师的严谨去构建。

  胜似闲庭信步,敦娜的心有多大,欢喜地的舞台就有多大,我们拭目以待。

敦娜简介:

出生于1985年

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系

2006年进入家居设计行业

2007年开始接触普洱茶行业

2012年与朋友一起在卓正国际酒店创办“欢喜地普洱”



0